昨日,在一媒體年會上,沉穩寡言的證監會主席肖鋼自上任來首次公開亮相。啼聲初試,卻直搗問題核心,指出中國股市的問題在於行政主導下的扭曲,改革方向是註冊制,在強化披露的同時,要讓公褐藻醣膠司進退自由,公司市價由市場釐定。肖鋼不僅列舉了當前股市的六大問題,也談到股改要以問題為導向,循序漸進,成敗要以實踐度量。
  股市的本質是“企業家才能”的交易平臺。股市既是一個企業家才能的發現和驗證機制,也是一個企業家才能的社會分享機制。但“企業家才能”極難辨認,信息費用很高。它不像電視機這類商品,買來使用即可鑒定質量。股民需要通過上市公司生產的產品、企業年報等披露的信息、媒體的公開報道,甚住商至委托給專業的投資公司等來間接判斷。判斷失敗,投資的虧損是代價;判斷成功,上市公司的分紅和股價波動的資本利得是收入。即在理想市場環境下,股民投資股市的收入是其知識(判斷)的函數,輸贏自負。
  因為這“辨析”的信息費用高,一般無政府組織協調,降低這費用,股市不容易發展起來。股市所有的制度安排都是為了降低辨析這“才能”的費用和防止市場被“企業家”或“非企業家”濫用。要降低這費用,各類信息的披露至關重要,它是股民判斷要不要投資的基礎。為此信息披露要真實、規範、及時,要保證上市企業的進出自由和權責對等、成本“內化”,要盡可能減少行政力量的干預,以防不降反增信息費用等。最終,企業家才能的“有無”和“多寡”由室內裝潢股民用“資金”投票“投”出來。
  但回顧中國股市的發展歷史,自1990年底誕生以來,就面臨對股市的本質認識不清,重融資輕回報,行政力量扭曲大增信息費用的弊端。這弊端主要源自兩個方面。一是膠原蛋白意識形態的困擾。當年為了保證公有制的主體地位,要求國有企業的主要股份必須保留在政府手中。在當時上市公司名額地區配給制下,股市成為國有企業融資圈錢的主渠道。二是延續至今的發審制。企業好壞,能否上市融資的權力在那幾十個發審委手中,他們並不具備判斷的專業知識,而只能制定出一些搞笑的判斷標準。結果是致使股市充斥大量造假的“報表公司”,而真正有潛力的民營公司卻上不了市。
  由此帶來的惡果是股民住商不動產判斷公司“好壞”的費用大增,“好公司”不易凸顯出來,“壞公司”又難被淘汰出局。“壞公司”大量充斥時,“好公司”的股價也被拖累而難以上漲。一個連年虧損、本應破產的垃圾公司,卻市值近10億元,被市場反覆炒來炒去。原因就是在發審的準入管制下,這“殼”有壟斷租值,借“殼”是另一個圈錢的機會。僅此可見,中國股市的信息費用之高。結果是股市23年,熊市漫漫,牛市稀罕。
  國有股不能流通問題在2005年以分置改革的方式得到解決,是制度的一次重大變革,帶來了股市一次幾千點的漲幅。股市現在的問題核心是發審制。實際上,自史美倫後,中國股市對接了國際會計制度,有比其他資本市場更嚴格的披露格式和配套安排,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上已經做得很好,走在國際前列了。問題在上市的行政準入和退市的懲罰上。註冊制將極大地削減這種行政扭曲,讓市場真正回歸,還股民決策權,辨“好壞”,定“貴賤”。
  “註冊制”是繼股權分置改革以後,中國股市最重要的制度變革,也是邁向真正市場化的關鍵一步。這一步走好,中國股市未來可期。這次的三中全會已經明確了這一方向,但推進節奏和細節仍需註意,比如相應的證券法規法條的修改,現有的垃圾股如何逐步退市,在此過程中要不要給損失慘重的股民補償等,均需細思量。恰如肖鋼所言,如此重大的制度變革必然觸動既得利益,冒風險,既需勇氣,也需智慧。  (原標題:[社論]註冊制讓市場真正回歸,股市未來可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34imxt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